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主题专访丨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高质量推进国内一流大学建设
发送部门:新闻网  发布日期: 2025-09-0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弘扬与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期间,自治区教育厅策划了“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主题专访,展示广西各地各校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实践。


今天,一起来看看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专访《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高质量推进国内一流大学建设》。


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请谈一谈本校贯彻落实的举措?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或经验做法?


贺祖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范院校是培育各级教师的重要摇篮,肩负涵养教育家精神的重任。长期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在学校落到实处,助力高质量推进国内一流大学建设。一是培根铸魂。学校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持续将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的核心要义深度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宣传引导。持续发挥“师德论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典型选树的示范引领作用,宣传优秀教师榜样。同时,召开师德警示教育大会,编印并通报高校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手册,通过正反教育相结合的系统性举措,有效营造了崇尚师德、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提供了坚实支撑。三是文化浸润。学校在发掘悠久办学历史底蕴和人文故事基础上,梳理出“校园十大文化景观”元素,浓缩、提炼出“弘文励教 至臻至善”的“独秀精神”,为滋育教师队伍提供精神引领和实践指南。这种探索和尝试,是教育家精神与本校历史、实际相结合并落地生根的生动案例。


问:请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部署安排,结合本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情况、目标路径、落实举措,谈谈如何创造性推进教师队伍改革发展?


贺祖斌:学校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改革体系,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师大方案”。一是精准引才构建人才高地。实施“全职+柔性”双轨引才,线下组建32支招聘团队赴“双一流”高校靶向引进,线上通过青塔等平台发布岗位需求。二是分类培育激发内生动力。建立“高端人才储备+青年拔尖托举”双工程,实施优秀人才年薪制,对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者给予高空间的年薪升档。三是科学用才释放创新活力。下放副教授评审权至二级学院,针对学科课程教学论教师实施单列评审。四是暖心留才筑牢发展根基。建立校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举办“双高”人才研修班,通过“一站式”服务保障,教师留任率提升至92%,其中引进的国家级人才留任期满后续签率达89%。五是校地企协同培育复合师资。与越南北江农林大学共建“中越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实验室”;与桂林市教育局合作实施“名师培育工程”,通过选派教师到基础教育一线挂职等方式,实现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师资的双向赋能。


在创造性推进教师队伍改革发展方面,学校重点开展“五步走”:一是锚定人才队伍建设方向。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划,聚焦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教师和创新团队的引育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二是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育措施。一方面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拓宽引才渠道;另一方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进修,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突出教育教学实效和创新能力,持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四是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人事管理服务水平,为教师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五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发展深度融合。将师资队伍建设贯穿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全过程,实现协同推进、联动发展。


问:在推动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方面,高校应该从哪些方面持续下功夫?


贺祖斌:学校在推动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方面,可以从“三个融合”方面再下功夫、再求突破:一是推动制度保障与评价体系改革深度融合。出台《本科课堂教学水平测评实施办法》,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评价体系,明确测评标准包含“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课堂德育,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等指标。同时,推动测评结果与职称评审紧密挂钩,激励教师主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二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培育深度融合。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新教师入职教育、师德承诺书签订、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形式,将师德师风与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逐渐构建起以教育家精神引领的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三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推动所有课程教案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内容联系学科前沿和社会实际,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动“数智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工程”,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教学流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推动教育家精神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


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其中,教师队伍应如何发挥关键作用?


贺祖斌:高校教师队伍作为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自主培养的主力军,应着力打通有组织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通道,发挥关键枢纽作用:一是科研牵引育人,将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教师应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平台和项目,设置科研奖励激励制度与管理办法,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明确方向,将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拆解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前沿课题,让学生直接参与解决真问题,在创新一线锤炼能力。二是育人反哺科研,为科研团队输送新鲜血液。教师需将最新科研成果、前沿动态和创新方法快速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跨学科项目,深入推进科教融合,教师带领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与技能,为持续科研创新储备高质量后备力量。三是机制协同赋能,形成科研育人、人才强研的闭环生态。教师需主动打破单兵作战的局限,通过科研任务驱动、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等方式,实现科研目标达成与人才能力进阶同步。


新时代新征程,广西师范大学将始终扎根八桂大地,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我们将紧扣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培养更多扎根八桂、服务国家的优秀人才,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师大力量。


报道链接: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63510936685903872


最新消息

发布于:2025-09-04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于:2025-09-03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于:2025-09-03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于:2025-09-03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