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各相关单位:
为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改革,推进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根据《广西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师政教学〔2025〕120号),现启动我校微专业建设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微专业类型
鼓励微专业申报以下类型之一,且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聚焦特定领域前沿和实用技能。
产教融合类:紧密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学科交叉类: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优势特色类: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微专业,提升人才培养的独特性与竞争力。
(二)申报条件
1.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明确,特色鲜明;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2.微专业负责人在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原则上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主讲本微专业课程1门以上。
3.微专业教师团队成员应当由来自两个及以上学院(部)的教师组成,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3,同时鼓励和支持微专业教学团队吸纳行业相关专家参与。
4.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专业培养目标精准,课程体系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所含课程符合学科发展趋势。
每个单位限申报1项,其他要求,详见《广西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师政教学〔2025〕120号)。
二、材料报送
(一)报送材料
有意向申报的单位,请填写《广西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申报书》(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 XX 学院 XXX 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版)》(附件2),材料内容需严格按照附件模板要求填写,确保申报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二)报送时间及方式
报送时间:请申报单位于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中午12:00前完成材料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报送方式:附件1、附件2纸质版材料,双面打印,一式15份,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分别加盖公章,报送至教务处高教室,地址:雁山校区起文楼北楼555室;育才校区校办楼高等教育研究室109室。电子版材料建立文件夹,以“单位名称-微专业名称-申报材料”命名,发送至高等教育研究室邮箱:sdgjs@gxnu.edu.cn。
未尽事宜请与教务处高教室联系,联系人:王老师/郭老师,电话:0773-5846480 / 0773-3698175。
附件:
1.广西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申报书
2.广西师范大学 XX 学院 XXX 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版)
3.《广西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师政教学〔2025〕120号)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