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各单位,全体师生员工:
近期,基孔肯雅热在部分地区出现传播风险。为保障师生健康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秩序,现就做好预防基孔肯雅热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防控意识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和肌肉疼痛、皮疹等。各学院(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预防知识,科学应对疫情风险。
二、落实措施,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1.清理蚊虫孳生地。及时清除校园内积水容器、废弃杂物等,疏通排水沟渠,减少蚊虫繁殖环境。
2.加强公共区域消杀。后勤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宿舍、教室、食堂、绿化带等区域开展灭蚊消杀工作。
3.做好个人防护。师生员工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清晨和傍晚)长时间逗留户外。
三、加强监测,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1.校医院要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如突发高热、关节痛等)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上报属地疾控部门。
2.师生员工如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到校医院或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及蚊虫叮咬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如为确诊病例,应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避免带病上课或工作。
四、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
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普及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高师生自我防护能力。
请各学院(部)、各单位迅速落实相关工作,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校爱国卫生委员会
校医院
2025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