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当代“仪式感”的日常生活节奏分析
主讲人:龙晓添 副教授
时 间:2022年10月20日(星期四)19:30~21:30
地 点:雁山校区大学生学术报告厅(文二219)
内容提要:
仪式一直处于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中心,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行为表述,一般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并往往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中具有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的作用。仪式研究的相关理论从信仰、社会、族群、表演、象征、进程、记忆、叙事等角度展开,这些理论和视角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于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并不断完善。近年来“仪式感”作为网络热词从日常生活中渐渐凸显出来,受到各类关注。厘清“仪式感”的内涵能促进人们对当代日常生活的理解,并能参与探讨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缓解社会急速发展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冲击,建构有节奏的生活秩序。
主讲人简介:
龙晓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2019年)。主讲《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间叙事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于历史民俗文献的梳理与民俗传统的当代实践,尝试探讨文本书写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试图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证研究阐释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间叙事文学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观念、思维逻辑,及其与社会建构、社会发展的关系。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桂林分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教务处 校团委
2022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