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各单位: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党的故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劳动教育,在参与实践中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勇做担当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经研究,决定在2021年继续开展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独秀青年守初心,砥砺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时间
2021年1月16日-2021年2月28日
三、活动形式
根据疫情防控总体要求,2021年寒期社会实践,学校不统一组织立项开展,原则上学生不得进行跨省市的聚集性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可根据“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总原则,在生源地、户籍地或本人寒假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活动务必遵循当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不得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四、活动内容
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重点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等社会热点,全校学生以个体形式返回家乡,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学院(部)推荐、专家评选等环节遴选出优秀作品汇编成册。
(一)参考选题
1.研习践悟新思想,争做时代传唱人
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理论社团的力量,通过招募宣讲员、组建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青年大学习”“学四史”等主题的宣讲活动,深入到乡镇农村、城市社区、校园等地,开展有实效、成品牌、可持续的宣讲活动,以青年之声传唱时代强音。
2.回首小康圆梦路,展望未来新征程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主要成就、重要地区,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经济调研等形式,开展地区特色产业、产品的推广策划、信息服务和网络助销活动。挖掘典型事例,宣传脱贫攻坚成效,讲好脱贫故事,在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升华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以青年力量践行未来征程,助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3.心系乡村谋振兴,推动家园建新风
聚焦“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鼓励广大青年深入新农村,开展农村教育、农副产品销售、农村旅游、农村群体现状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以“科技、文化、创新”为载体,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旅游兴农等方面开展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和服务项目,推动地方乡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目标贡献青春智慧。
4.启万里红色征程,忆百年峥嵘岁月
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探寻革命者的丰功伟绩,以历史博物馆、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以文献调查、人物访问、视频制作等形式,走近红色历史发生地和历史亲历者,探寻党的创建发展史、革命斗争史、社会建设史,追寻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以青年之眼,观百年党建,争做党的精神传承人。
5.情系家乡观变化,返乡献策助发展
坚持价值引导与实践育人相结合,鼓励广大青年返回家乡,深入农村乡镇、深入街道等基层一线,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实际情况和返乡服务愿景,进行政务实践、企业见习、公益实践、兼职锻炼等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活动,结合广西青年志愿者“彩虹桥”行动,依托各地实践基地,服务地方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感受家乡变化,为家乡建设发展凝聚青年力量。
6.送教下乡暖童心,独秀学子铸梦圆
发挥我校教书育人的院校特色,结合“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及相关群体的实际需求,利用假期返乡的契机,深入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开展线上线下的支教服务、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体育健康、亲情陪伴、兴趣辅导、安全自护、心理援助、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和以劳动教育、安全自护、医疗知识、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为主要内课程教学。通过走访调查、访谈等形式分析当地教育情况,为教育建功献策。
7.文化探寻树自信,文艺浸润暖人心
依托我校人文、艺术学科的优势,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实践,鼓励学生走进乡村开展艺术创作、惠民展演、全民阅读、文化普及等形式的活动。寻访家乡古迹,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深入探索传统文化基因,理清文化传承的深层次原因、传承现状以及发展意义,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的现代发展,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8.践行生态文明路,创建和谐新村貌
聚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任务理念,以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组建生态文明队,以环境治理、农村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改善、资源开发、低碳减排、自然灾害预防、保护野生动物等为内容,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专业技术指导等活动,宣传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家园贡献力量。
9.创新创业启思维,学术科技展宏图
依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青年学子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科创类竞赛项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同专业相融合、同思想认知相融合,踊跃参与知识、技术、管理创新,了解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和科技治理体制实施相关问题。贡献青年才智,汇聚科技社会发展青春力量。
10.不忘初心念恩情,知行合一做栋梁
结合我校教书育人的师范教育特色,深入开展“感谢恩师”回访活动,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利用寒假回乡时间,回到高中母校探访昔日恩师、开展教育宣讲等活动,调研与中学生群体相关的社会问题。搭建中学与大学的互动平台,将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号召广大学生体会父母和长辈的养育之情,以实际行动敬老爱老。
(二)申报指引
1.要求围绕活动主题和参考选题,提出调研问题,选定调研对象,设计调研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切实体现新时代青年在投身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伟大实践中的真实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要求调研报告观点明确,调查科学,分析全面,逻辑严密,数据可靠,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符合格式规范(附件10)。
3.每项调研报告作者不得超过3人,作者为多人的需标注排名,超出人数的不纳入调研报告署名、表彰范围。每项调研报告指导教师仅限1人。
(三)遴选规则
1.规范性:紧密结合活动主题和参考选题;调查对象明确、方法科学;报告撰写符合规范,标题及摘要准确、精练;正文要包括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政策建议等;逻辑性强,数据可靠,结论明确。
2.实践性: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观点、方法认识社会,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五、活动步骤
(一)活动培训阶段
1.集体培训:各学院(部)团委、各校级学生组织围绕社会实践整体工作安排、实践素材搜集整理、实践宣传报道、实践安全教育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
2.优秀团队经验交流:各学院(部)、各实践团队积极联系2020年寒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开展实践经验分享
(二)活动实施阶段
1.实践过程中,注意做好素材的搜集、信息的处理、影像资料的留存、图文宣传等工作,注重宣传立体化,注重实践实效的同时,扩大宣传,扩大实践影响力。
2.鼓励各单位充分结合实践主题要求及具体实践情况,配备教师对实践开展指导。
3.各单位要严格执行社会实践“安全零报告”制度,学院(部)团委书记、组织指导老师是各单位寒假实践的第一责任人,如遇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
(三)总结表彰阶段
校团委对各单位推荐的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个人等进行评审表彰,各单位结合实践成效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对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六、有关要求
(一)突出实践育人。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投身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重要途径。各级“青马工程”学员、学生骨干要做好表率,积极参与活动。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和教育实效。
(二)发挥专业优势。各学院(部)要组织动员专业教师参加到实践活动中来,用专业知识和能力指导广大学生围绕主题返乡开展调研,在实践中寻找到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的金点子。要组织动员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升金点子征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一批体现时代特色、师大特色、专业特色的实践项目。
(三)注重宣传推广。各学院(部)要注重活动的宣传推广,深入挖掘金点子、好做法,选树活动优秀典型,通过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校内外各类媒体渠道和主题团日、社团活动、总结分享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优秀个人和先进经验做法,扩大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切实提高我校社会实践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四)参与专栏互动。各学院(部)要及时收集学生返回家乡实地调研的图片视频、实践故事、经验体会、所得所获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可包含文字、组图或视频,题材不限。开展专题报道,并及时通过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展示。
(五)确保活动安全。各学院(部)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的要求,对返乡学生做好安全培训,重点加强防疫情、防溺水、防交通、防触电、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预见安全风险及防范事故发生的能力。要加强对活动从启动、实践到总结的全过程指导把关,参与学生在调研中要及时向家长、指导教师报备所在位置和安全情况,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六)及时总结上报。
寒假结束后,各单位要及时对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组织开展“寒假归来话实践”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积极上报实践成果。学校将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集体、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各学院(部)团委做好本单位的优秀组织、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个人等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各学院(部)团委限报1-2支优秀团队、至少2篇调研报告参与遴选。
各学院(部)需于2021年3月11日前,以学院(部)为单位将本单位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情况统计表》(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申报表》(附件2)、《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申报表》(附件3)(优秀团队申报需附上调研报告)、《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推荐汇总表》(附件4)、《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表》(附件5)、《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汇总表》(附件6)、《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奖”申报表》(附件7)、《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附件8)、《调研报告汇总表》(附件9)、实践调研报告(附调研报告的查重报告且重复率不得超过15%)报送校团委。
电子版材料请发送至:邮箱xtw_xssjb@163.com
纸质版材料请交至:
王城、育才校区:育才校区校团委301办公室(原档案馆三楼)
雁山校区:雁山校区行政楼北楼253办公室
未尽事宜,请与校团委联系。
联系负责人:程老师,0773-3698502
梁同学,19994792646
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情况统计表
2.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申报表
3.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申报表
4.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推荐汇总表
5.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表
6.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汇总表
7.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奖”申报表
8.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
9.调研报告汇总表
10.调研报告格式规范
校 团 委
2020年12月24日
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情况统计表.doc
附件2: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申报表.doc
附件3: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申报表.docx
附件4: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推荐汇总表.xlsx
附件5: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表.doc
附件6: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7: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奖”申报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