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师大精神,担当时代大任
—— 国际处/国教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纪念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校本微课程”
为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6月5日下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在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215室在线观看“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校本微课程”第三讲《培育健康人格,铸就民族脊梁》、第四讲《传播马列主义,塑造师大风骨》。
广西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春逸教授围绕杨东莼先生培养学生的“三个注重”即注重学生自省自律的自主管理能力、注重学生坦诚相待的处事态度、注重培养精干独立的现代青年女性,生动呈现了杨东莼先生如何培养健全人格、铸就民族脊梁的教育实践细节,深刻揭示了其培养学生理念的价值和意义。
林春逸教授认为,杨东莼先生对青年学生自省自律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理念至今仍未过时;“团体训练”所彰显的开诚布公的精神,仍是我们为人做事的典范;其所关注的女性教育问题,对今天高校开展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核心的女性教育有着深刻启示。作为高校新时代青年师生,须更加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锤炼良好的品德,更加注重精神上强大起来。要传承广西师范大学注重培养健全人格、管理育人的优良传统;传承开诚布公的处事态度的优良传统;传承注重培养精干独立的现代青年女性的优良传统,从而为新时代培养更多担当时代大任的优秀人才。
广西师范大学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汤志华教授带领大家以“言传身教,为广西师专马克思主义传播点燃‘火种’”“自主研究,集体生活,培养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利用校园文化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回溯了杨东莼先生在广西师专传播马列主义之路,深切感受杨东莼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程与师大精神、家国情怀、革命信仰的时代相逢。
汤志华教授认为,重温杨东莼先生在广西师专传播马列主义之路,就是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将坚定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杨东莼先生的办学理念、教学举措所蕴藏的良苦用心启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明白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将真才实学与中华民族复兴结合。新时代的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国际处/国教院全体领导和教职工听完两讲精彩微课,深受触动和鼓舞,国际处处长/国教院院长李冬梅教授分享了听课心得,她提出坦诚相待是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根本,学习“纪念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校本微课程”是对我们思想的洗礼也是对自我的要求,只有深刻学习了课程,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服务学校国际化。
汉语系教师韦顺莉教授分享道:“作为毕业26年后回归母校的我,非常感恩有机会再次学习首任校长杨东蒓先生的教育理念与治校思想。真没想到校本微课程,可以做到如此生动且深刻,大家受益匪浅。在今后的留学生国际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开掘校本资源,从地方文化中汲取灵感,讲好身边的故事,彰显在国际化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人文性和审美性。”
外语系系主任罗超老师分享道:“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职责,要向杨东莼等进步教师一样,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指导思想,充分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我们学院学生所欠缺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与教学研讨中,我们也要树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识。”
外事科科长李晓玲老师在学习后,深刻体会到“杨东莼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时至今日仍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在关注女性教育方面,指导着我们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现代独立女性,积极参与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现场
广西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春逸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汤志华教授
图/文 陈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