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及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无手机课堂,建设优良学风”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牢专业知识基础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目的。
据了解,“手机控”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新常态”,为数不少的学生在课堂上频繁使用手机,既影响了个人学习效率,又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为此,3月25日下午,我院党委副书记组织召开学风建设会议暨“无手机课堂”工作布置会。会议中,他强调“学风建设是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内涵建设以及精神风貌建设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求真务实,制定符合本学院发展的学风建设方案,有效解决课堂“低头族”问题。会上,严浩真副书记为各班级发放手机袋,宣布“无手机课堂”正式启动。
“无手机课堂”实施的第一天,同学们积极配合,课前主动将手机关机并放置于专属的“手机休息室”里。此次措施一经实施,课堂“低头族”数量大幅减少,课堂气氛愈发活跃,学生们的听课质量也明显提高,得到了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任课教师表示,“手机袋的使用提升了听课效果,还能直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出勤情况,有利于课堂活动的管理。”同学们对此也十分赞成,“我们现在的自制力还很差,缺乏自制力与自控力,‘无手机课堂’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坏习惯,而且渐渐让我们端正了学习态度。”
事实上,手机对于大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利影响,手机是“无辜”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一味地把手机当成一个智能玩具,而不是运用到该运用的地方去是许多大学生目前的一个通病。从未来教育发展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是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是必然趋势,限制学生与网络接触也只是一个被动选择。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启发学生爱学、尚学、善学的观念,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师生共同努力,打造守纪、好学、求知的好课堂。
据悉,“无手机课堂”活动开展以来,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任课教师积极倡导,团学干部认真负责,班级同学积极配合,为助力我院学风建设,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为学科建设打下了夯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记者 柳莲君 、黄会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