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乡村小学生缺乏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更不能将化学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由此为进一步加强科普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12月3日,化学与药学学院科普团队前往阳朔兴坪西山小学开展了”生活中的化学“科普活动。
由“大象牙膏”科学实验开场,生动有趣的现象,激发了孩子们对于化学实验的热情,之后进行的“微型发电小实验”、“生长的枯树枝”“显微镜下的物质”等实验,受到了孩子们的高度关注。现场,孩子们都被这些趣味实验深深吸引,他们积极争取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操作,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团队科学老师深感这样寓教于乐的科普宣传既让孩子学到了科学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妙的热情。直观的活动体验,更是加深了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科学认识。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科学知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让孩子们在科技探索中体验快乐,同时也推进我院科学教育宣传普及工作的发展。
化药学院大学生科普团队于今年初成立,团队由化学与药学学院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组成,曾先后到荔浦县清江小学,桂林市卓然小学,阳朔县西山小学等学校及市内社区进行多场科普活动,用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诠释科学奥秘,受到学校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桂林市科学技术局、桂林市委统战部、民盟桂林市委员会也邀请团队参与相关单位进行的扶贫攻坚活动,大学生科普团队的工作受到各合作单位领导的积极评价与认可,并希望今后团队有更多机会将科普知识向乡村学校推广,让团队活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以及“文化扶贫”新路子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