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道德讲堂】计信学院举行“励志•自强”道德讲堂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日期: 2018-06-06

为鼓励贫困学生自强自立、心怀感恩、励志成长,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18年6月3日下午三点在雁山校区理二401教室举办“励志•自强”道德讲堂,活动邀请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常青义教”团队负责人的闫信明老师担任嘉宾。计信学院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和辅导员、各班级代表以及受国家助学政策资助的100多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讲堂分为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许承诺、讲道德五个环节。讲堂初始,主持人简单地介绍了闫信明老师多年来在扶贫支教方面的杰出贡献与卓越成果。讲堂过程中,全体与会人员合唱了央视经典咏流传歌曲《少年中国说》,还观看了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伟在失去双臂后坚强勇敢地用双腿去游泳、弹钢琴、追求梦想的感人事迹。然后,全体受助同学共同朗诵了梁启超的经典名作《少年中国说》,还通过朗诵《孟子•告天下》中的经典片段,许下了今后会不畏艰难、茁壮成长的承诺。

 

讲堂的高潮部分是闫信明老师作的主旨发言。闫信明老师退休后,积极参与实施“常青义教”公益支教服务项目,曾任桂林志愿者驿站站长,在她的带动下,广西师大30多名退休老师加入支教队伍,长期在阳朔县兴坪镇的朝板山中学和资源县中峰乡育才初中等地扶贫支教,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在讲述中,她回顾了自己退休后近十年来在扶贫支教中遇到过的没有经费支持以及农村师资极度匮乏等问题,叙述了解决这些大困难的艰辛,还分享了在支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闫老师劝告受助同学,要善用国家支助政策,要坚决反对利用助学金去追求自己的奢侈生活的行为。她说,助学金应该用于充实学习上的“贫困”以及弥补生活上的贫困,学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去过自己的美好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绚丽的未来,并在现在优厚的条件下,认真地考虑自己的读书生涯与就业生涯,为国家、社会、家乡以及家庭作出应做的努力。最后,闫老师对同学们提出寄语,希望同学们要学会磨练心志,正确应对大学学习生活挑战,要学会感恩回报,多做公益,毕业后也应致力建设家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青春和智慧。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内心触动深刻,既感动于闫老师不求回报,无私为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作无私奉献的事迹,又反思自身作为贫困学子,要在国家的资助帮扶下要勤俭节约,积极进取,以优秀的成绩回馈社会。

 

 闫信明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