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2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广西高校人文社科类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桂林召开。我校林春逸副校长主持会议,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行政副院长石挺,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王月清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出席会议,部分高校的校领导、各普通本科院校社科管理部门负责人、广西高校人文社科类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负责人等90多人参加了推进会。
评审会上,自治区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黄青云处长对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近些年来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表示 了肯定,他指出此次推进会召开目的是全面了解评估整个广西高校平台建设情况,下一步教育厅将加强分类考核并依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动态管理。希望各高校再接再厉把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好、建出特色、建出成效,进一步提升基地、中心在社会上的显示度和在教育改革、科研育人上的贡献度。同时及时学习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推进科教整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学生成才成长这上,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5个协同创新和30重点研究基地依次进行了工作汇报,随后评审专家对建设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一致认为:在自治区教育厅的引领与带动下,通过三年多的建设,中心和研究基地总体建设情况非常好,走上科研平台发展之路,平台成果更集中于聚焦的研究领域,科研项目数逐年增加成为普遍现象,都能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亟需,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内部管理、充实研究队伍、改善科研条件、建设信息平台、开展科学研究、推介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特色与优势逐渐形成,学术交流更密切。有的协同创新中心和基地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的基地正在实现转型升级,向专业智库的建设目标迈进,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凸显。但建设过程中,一些基地、中心还存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校配套经费不到位、管理体制机制没有理顺、核心成员变更频繁、研究成果质量有待提升、服务社会不到位、建设成效不明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