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我校承办第二届“G20教育对话” 与会专家共同探讨教育的创新和可持续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日期: 2017-12-04

为促进20国集团(G20)成员之间教育政策双边和多边的的沟通,加强成员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了解和互动,第二届“G20教育对话”于2017年12月1日-2日在中国桂林举行,本次对话的主题是:教育现代化之路:创新与可持续。会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共同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教育学部提供技术支撑。

 

QQ截图20171204170421.jpg

第二届“G20教育对话”开幕式


 

12月1日上午9:00,第二届“G20教育对话”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兼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教授主持。


我校贺祖斌校长对二十国集团的教育代表来到山水文化名城——桂林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中国教育科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表示衷心感谢,简要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并预祝此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贺祖斌教授致辞9.jpg

贺祖斌校长致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涛期待各位嘉宾畅所欲言,深度互动,深入开展教育现代化创新与可持续的对话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激起智慧,在讨论沟通中发现真知,在交流互动中收获友谊。


 重活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马涛致辞9.jpg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涛致辞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巡视员陈卫对认为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够得到来自世界各国以及国内同行专家们的支持,期待代表们共商破解教育现代化建设难题之道。

 

QQ截图20171204170752.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陈卫副巡视员致辞


印度社会发展委员会特聘教授Jandhyala BG Tilak致辞中强调G20对话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各国代表的教育对话,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以及不同文明的相关问题和经验,共享有无,求同存异。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副校长Panova Victoria认为G20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长期缺少对于教育的关注,缺少一个教育交流的平台,直到中国牵头召开G20教育对话,祝贺第二届G20教育对话召开!他感谢中国政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希望今后还能够多次参与这样的教育对话。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教育创新与教育现代化、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创新与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与课堂教学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政策创新五个专题进行研讨。对话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处处长王燕副研究员主持,每一专题的主题报告后,与会代表就相关专题进行提问和交流,畅所欲言,深度互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Victona Panova副校长做了题为“回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教育领域的创新与传统”的主旨报告。指出教育应与时俱进,而未来一代则需要明确自己的新角色,学会运用新技术以促进自身发展。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三大趋势:数字化、国际化、个性化/终身学习,并指出要将神经技术引入教育领域,说明其在教育和科学领域的美好未来。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 Victona Panova 副校长做了题为“回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9.jpg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副校长Panova Victoria

 

匈牙利罗兰大学Gábor Halász教授作了以“教育创新的性质”为题的报告,阐述了教育创新的定义与性质、评价教育创新的原因与重要性,并对如何构思、设计教育创新政策提出参考建议。他认为,教育创新具有提供终极服务产品和过程两大意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大创新流程。评估教育创新,需先理解教育创新的性质。


匈牙利罗兰大学的 Gábor Halász  教授以“教育创新的性质”为题进行了专题对话报告9.jpg

匈牙利罗兰大学Gábor Halász教授


专题一问答环节9.jpg 

教育对话及嘉宾互动


 

法国荣誉总督学Gisèle Dessieux教授作了题为《教师: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专题报告,报告肯定了法国总督学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不菲成绩。其次,阐述了当前法国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强调了教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认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无法取代教师,只能成为教师的辅助工具。并对当前法国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关注人力资源而非硬件设施、充分利用ICT对教学的多样可能性而非替代教学、关乎学生新需求。

 

法国荣誉总督学 Gisèle Dessieux 教授以“教师: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为题进行了专题9.jpg

法国荣誉总督学Gisèle Dessieux教授


南非基础教育部Aaron Nkosi处长作了题为政策如何支持教师应对新的挑战的报告,阐述了南非国家在支持教育计划方面提出的基础教育行动计划、国家发展计划、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等四方面内容。Aaron处长引入“电子学习”的概念,对它在南非教育中的作用与责任做了分析。

 

南非基础教育部 i Aaron Nkosi  处长做了题为“政策如何支持教师应对新的挑战”的主9.jpg

南非基础教育部Aaron Nkosi处长


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研究所讲师Caroline Manion 的报告:教师教育的国际化:比较观点和国际观点,讲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变化,教育系统被人们视为在这个世界变化中的重要解决方案。解释了教师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及其推行力,指出不同的教育系统中教育动机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需求,对如何将国际元素带入教师教育的实践当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研究所讲师 n Carly Manion  博士以“教师教育的国际化:比较观点和9.jpg

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研究所讲师Caroline Manion


专题二对话环节9.jpg

教育对话及嘉宾互动


印度社会发展委员会杰出教授Jandhyala BG TilaK的报告:大学的革新,认为高等教育是当代世界的基础性教育。针对目前大学面临的诸多风险,提出了大学革新的重要举措:加强大学技术、师资和标准质量方面的投资,并购和建立新大学,发展综合性大学,处理好扩招、公平和卓越之间的关系,学生多样化、高度的自主性等。


印度社会发展委员会杰出教授 Jandhyala BG TilaK9.jpg

印度社会发展委员会杰出教授Jandhyala BG TilaK


伊朗德黑兰大学Seyed Hossein Hosseini副校长重点介绍了德黑兰大学的“第三代战略计划(2017-2021)”,这一战略计划以国际化与全球化、企业化大学、社会负责型大学为三大战略部署,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方面教学目标以求更加灵活地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出了10种帮助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即复习大纲和课程、质量指标、监测、评价和排名体系、改进型管理、教学质量目的论、数字化教学、师生比率、聘用新的教师、新领域研究、质量评估。

 

伊朗德黑兰大学副校长 Seyed Hossein Hosseini教育战略与伊朗德黑兰大学的创新9.jpg

伊朗德黑兰大学副校长Seyed Hossein Hosseini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刘宝存教授围绕教育2030行动框架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主题作了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视域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即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保障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促进高等教育的全纳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提升就业能力;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全球公民教育,构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加强国际教育援助,促进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加强全球教育治理的中国参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六大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9.jpg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刘宝存教授


专题三讨论环节9.jpg 

教育对话及嘉宾互动

 

英国剑桥大学评估部高级教育顾问Ellen Weavers博士以现代课堂的传统与创新为题,明确了现代课堂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并从四个角度介绍了英国的现代教育。指出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与机器、人工智能共同工作甚至竞争的人才,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使得教育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将数字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或利用户外课堂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以数字技术作为评估手段,将企业家精神和全球公民意识纳入评估内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思辨能力。

 

英国剑桥大学评估部高级教育顾 问Ellen Weavers9.jpg

英国剑桥大学评估部高级教育顾问Ellen Weavers博士

 

沙特阿拉伯皇家使馆文化参赞Fahad Majed F. Alshareef作了题为教育现代化和课堂教学的专题报告,指出教育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内容涉及人权、尊严、自力更生和社会公平等方面,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快速变化的世界;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对本国或国际社会形势的了解,以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解决世界不公平的根源。

 

沙特阿拉伯皇家使馆文化参赞 Fahad Majed F. Alshareef  做了题为 “ 教育现代化和课堂9.jpg

沙特阿拉伯皇家使馆文化参赞Fahad Majed F. Alshareef

 

阿根廷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Mario Brun作了题为通过数字技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创新的主旨报告,详细分析了当前和未来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深入剖析了创新教育与数字技术,针对低收入国家、发展中国家70%人口不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的问题,建议用教育现代化来根除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

 

阿根廷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Mario Brun  做了题为 “ 通过数字技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99.jpg

阿根廷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Mario Brun


专题四对话环节9.jpg 

教育对话及嘉宾互动

 

日本国家教育政策研究院国际研究与合作处处长Akiko Ono的发言主题为《PISA的影响和日本的教育改革》,阐述了日本针对“PISA2003/2006冲击--在2003年和2006年PISA测试”带来的学生阅读素养、数学和科学排名迅速下滑的情况,随后进行的国家课程改革、出版教学指南、全国性评估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其次探索了新时代日本最新的教育改革所需的三大能力:了解人性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思考决策以及表达自我的能力,同时注重平衡这三大能力。最后提出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和原汁原味学习三种有效学习方式。


 QQ截图20171204175055.jpg

日本国家教育政策研究院国际研究与合作处处长Akiko Ono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研究发展与质量保证总监Michael Timms以评估改革、创新和改变的动力为题作专题报告。介绍了ACER(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澳大利亚课程大纲、改革和创新评估中心、综合能力评估项目并针对评分和数据捕捉方面面临的教育挑战提出应对建议。如采取Q-Matrix、机器评分,以成员角色资源和教师评估为标准;在数据捕捉方面利用谷歌课堂、谷歌工具和谷歌分析获取数据开发代码。


QQ截图20171204175104.jpg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研究发展与质量保证总监Michael Timms


我校副校长、长江学者、国家督学孙杰远教授的发言主题为《中国乡村教师发展的区域实践--‘互联网+双师教学’的广西模式》,提出“互联网+双师教学”模式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创新实践,是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因此,在设计理念上,要注重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活力,强化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专业发展能力。通过引导教师专家团队、教师教学团队和乡村教师团队,为乡村教师提供教学支持、政策支持、技术服务支持和经费支持,促进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和将优秀师资力量引入乡村教育的目标达成。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督学、长江学者孙杰远致辞9.jpg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国家督学孙杰远教授

 

QQ截图20171204175115.jpg 

教育对话及嘉宾互动


12月2日,大会顺利幕式。我校副校长、长江学者、国家督学孙杰远教授作为承办方代表,总结了本次国际会议的三大感悟,被与会成员国的精彩表现和合作精神所感动,对主办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以及服务团队进行感谢,并表达了本次国际教育会议的前瞻性、思想性和公平性的感悟。阿根廷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Mario Brun对主办方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对研究者、决策者、教师和学生提出赞扬,并希望未来G20会议在阿根廷举办,期望进行多边合作,扩大西方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马涛副院长称赞各国代表在本次对话中呈现的睿智思想、独特观点、前沿的知识信息和创新实践经验,并对主办方、新闻媒体和广西师范大学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与各成员国加强沟通,共同推进教育更好地发展。




最新消息

发布于:2025-05-09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于:2025-05-09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于:2025-05-09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于:2025-05-07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于:2025-05-07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