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科研团队承担的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人文强桂”工程社会服务项目“推进旅游城市候鸟式养老标准化建设社会服务行动”已编制候鸟式养老标准1项,承接养老企业横向项目1项,顺利取得预期成果。
项目研究过程中,该研究团队多次深入三亚、昆明、深圳、广州、厦门等国内著名旅游城市相关养老机构,对其候鸟式养老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同时,科研团队还与相关省市民政局、发改委、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领导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发展候鸟式养老的一些思路。
该研究团队认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突破2.3亿,相当于英、法、德三国人口的总和,老龄化水平达到16.7%,我国已悄然从“少年中国”变为“银发中国”,养老产业这项“夕阳产业”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年青的老年人,喜欢像“候鸟”一样,南飞过冬,北漂避暑,去一些风景秀丽旅游、气候宜人的旅游城市,把那里作为颐养的最佳栖息地。“候鸟型”养老这种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体状况自行选择“南飞北迁”的度假式异地养老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人所接受,候鸟型养老产业全国联网甚至“跨国互动”将成未来趋势。由“银发经济”催热的“候鸟式养老“,可作为未来旅游城市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如何利用旅游城市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难题,也是一个极有现实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的重大课题。
该项目顺利完成,将体现“五重价值”:一是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促进养老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直接呼应国家《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办发〔2013〕2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4〕17号)等文件精神,依托旅游城市的气候环境等资源禀赋,以旅游城市栖息式养老服务规范化为抓手,推进其它富有旅游城市特色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助推我国旅游城市养老产业的发展。二是为民政、标准化、商务、质检、老龄办等部门监管栖息式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法理基础;三是为旅游城市栖息式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制度规范;四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旅游城市栖息式养老服务机构的品牌效应;五是充分发挥旅游城市在气候、资源、环境等方面不可复制的优势,为旅游城市打造旅游、养老、医疗三位一体的独特“候鸟式”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