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我校校友总会负责人借参加2016年香港内地高等教育招生宣讲会之机,与在香港工作的校友廖国良一起会见了著名校友王一桃先生。
校友总会负责人向王一桃校友介绍了学校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十三·五”的发展预期,并向王一桃先生赠送了“独秀作家群丛书”和校庆纪念品。作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友、客座教授,王一桃校友对对母校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深深的祝福,对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与自豪。他寄语师大学子要传承好“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立足本职,为地方及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王一桃简介】
王一桃出生于马来西亚,1934—1952年间,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王一桃度过苦难的童年。1948年,他创办“新南洋书店”经销进步、革命书刊。1950年英殖民当局查封书店并逮捕了他,罪名是“文字叛乱的首要者”。在狱中他仍坚持反殖民斗争,1950年,被驱遣回国。王一桃回到到广州后进入中学读书。他勤奋学习,热情工作,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青年、优秀干部。1957年高中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广西师院(今广西师大)中文系。1961年大学毕业后,即任教于广西民族学院等高校,1976年调广西文化厅文研所,不久转入广西文联工作,继而在《广西文艺》任诗歌、理论编辑。1980年为继承遗产移居香港。
从1948年王一桃发表处女作起,六十多年来勤奋创作,作品涉足海内外百多刊物。至2003年底,已出诗集18种,散文集18种,文艺评论集12种,编著23种。已有《中国新诗萃》(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书事》(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散文精品》、《20世纪中国散文英华》、《新中国五十年诗选》、《世界华文文学作品鉴赏》、《香港文学精品丛书》等20余种文集录选了他的作品。
王一桃是十分热心又卓有成就的文艺活动家。几十年来,他广泛接触境内外华人文学艺术家,认真阅读他们的作品,及时地撰写评介。并以诗评文,已有《致文艺家》(又名《诗的纪念碑》)诗500首,涉及现当代境内外华人文艺 家500人,既评人品又论文(艺)品,写出每个人的特点和风格,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绝。以繁荣香港文学、中国文学、世界华人文学为已任,亲任总编,出版并广为赠发《香港文艺家》、《世华文学家》,与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文学家和文学爱好者建立广泛而稳定的联系,不仅架起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学之桥,还筑起了通往世界各地弘扬中华文化之桥。
王一桃及其领导的香港文艺家协会高举“爱国爱港”、“维护‘基本法’”的旗帜,以文艺为武器投入香港回归前后思想政治上的斗争,对维护“一国两制”、祖国统一、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些年,王一桃写下了一系列极富鼓动性、战斗性的政治抒情诗。这是近二、三十年来中国诗坛的一大丰收。1996年《海峡之声》电台播送了对他的两次专访;1997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话题》节目《香港著名诗人王一桃先生谈回归》,先后用英、法、德、日等38种语言向全世界播出。在诗歌形式上,他不断探索、创新,自觉继承发扬中国民歌和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借鉴外国诗歌长处,在其大量的短诗中,多采用“八句两节,每节四句”(或“八句四节,每节两句”)体,被誉为“王一桃体”,对我国新诗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王一桃校友签名赠书
校友总会负责向王一桃校友赠送校庆纪念品
校友总会负责人与香港校友王一桃、廖国良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