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扫帚,用书籍垫起双脚,那双推摇篮的手同样可以改变世界!近日,我校党委书记王枬教授牵头举办了《女大学生素养》系列讲座,系列共八个专题分别由本校八名教授讲授,意在提高当代女大学生的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精神。系列讲座第一讲“做一名美丽女生”由王枬书记亲自讲授,讲座已在广西师大雁山、育才两校区分别举行。
讲座精彩纷呈,师生互动效果好
讲座首场包括“师生见面会”与“讲座第一讲”两个部分。
在师生见面会上,王枬书记介绍了《女大学生素养》的课程开设由来、设计思路、建设发展、课程团队以及本学期的课程安排。本次系列讲座以专题“做一名美丽女生”、“女生性别形成”为基础,“女生的科学、人文、礼仪、语言、道德素养”这五个专题为进阶,学会气质的漫漫沉淀,最后以“做一名幸福女生”收尾,总计八个专题。在场的八位主讲老师分别对自己所负责的课程用简明扼要的话语娓娓道来,激发起在场同学们的求知欲望,掀起了一个个小高潮。
讲座第一讲开始,在向听众介绍许多古今中外人类对美的定义后,王枬教授向听众解释了自己对美的定义:美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需要自己争取的一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内在气质。而美丽女生则需要拥有书卷的气质,知性的神采,优雅的韵味。在关于“美丽女生的修炼”这个问题上,王枬教授更是给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是要积极修养自身的人格,即要做一个善良、丰富、高贵、有灵魂的人;第二是要培养女性的情态之美,即女生内在的涵养、性格、情操、品性等方面;第三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即女生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就,减少对男性的依附,提高男女平等意识。
“请问王枬教授怎么看待现在女博士剩女现象呢?”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一位同学向王枬教授提问到。“我们应该做到为己悦而容,美丽不应该是一种负担,自我精神独立,自我尊重和支撑,不仅仅为别人而改变,通过不断地读书,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地阅人,自我增值的同时找到自己心仪的伴侣。”王枬教授答到。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刘晓宇同学在听完讲座后感慨良多,他表示虽然自己是一位男生,但是在听完这次讲座后自己对女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懂得了如何更好的尊重与理解女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他还将继续学习系列讲座的其它专题。
重视女性教育,建构立体化的女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校女生比例不断提高,我校女生比例已达68.47%。重视女生教育,就是重视未来母亲的教育,这是关乎下一代整体素质的奠基教育。我校历来重视女大学生教育工作,注重塑造女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人格、成就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自尊自爱的高尚情操、正确的婚恋观、良好的道德修养,使之成为拥有高尚人格的新时代知识女性。
2008年,以提高大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以及培养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宗旨,学校推出了《女大学生素养》系列讲座,该课程特别针对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而设,目的是帮助女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树立性别平等的意识,鼓励女生先学会做人,再做女人。
讲座先后受邀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广西幼儿高等专科学校等开展,得到普遍好评,受益女大学生群体从校内走向校外,目前在校内外共推出了50多场,听众达20000人次,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素质教育活动品牌。《光明日报》2009年5月2日第3版以《“女大学生素养”讲座何以轰动校园》为题进行了报道。
为使更多人受益,课程团队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推动课程转入精品化、网络化建设。2012年,《女大学生素养》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在“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及网易等3个网站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形式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4年,《女大学生素养》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评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2016年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积极转化为在线开放课程,在“爱课程”网向社会开放。
2010年,本课程的配套教材《美丽女生——女大学生素养系列讲演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12年9月荣获大学素质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至此,我校已构建起了女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基本课程+网络课程+素质教育课程+教材+精品课程的立体化综合体系。通过系列课程学习,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进一步提升。
八位“双高”女教师介绍《女大学生素养》课程
王枬书记作首场讲座
同学们积极向王枬书记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