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风渐暖,春潮涌动。“十二五”圆满收官。刚刚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全体师大人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积极作为,工作有进展、有亮点、有突破。学校新闻网特别策划《回眸“十二五”》和《展望“十三五”》系列报道,敬请全校师生关注。回首“十二五”成绩斐然,展望“十三五”催人奋进 。
省部共建
2015 年 7 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签署关于共建广西师范大学的意见,我校正式迈进省部共建高校行列。这是学校历史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学校发展步入新的“快车道”。
突破
教育教学成果取得新突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含学校参与 2 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零的突破。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零的突破,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学位点布局。
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认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国家杰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建议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实现了零的突破。
学校组织参加第一届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示会,获奖成果数在全区 29 所参展高校中排名第二,1 名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论文代表广西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实现我校学子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
“学前教育专业”入选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化学专业”成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 门课程入选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教材,10 个专业获得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群)立项,5 个专业分别获得优质专业、特色专业以及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立项,获得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3 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2 门,国家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4 门,2 位老师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7 位老师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称号。
学校与越南河内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此为中越共同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召开海外校友代表座谈会,成立 9 个海外校友会,初步建立了留学生校友资源库.
出版社集团两种图书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正奖,这是自 2007 年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以来,广西首次有图书获此奖项。
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与广西出版杂志社整合,更名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成为全国首家高校期刊集团。
排名
化学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 1%。
2015年1月底,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中国首份基于大数据、算法模型的大学声誉指数研究报告,综合知名度、关注
度、认可度和美誉度等多项指数,我校位列中国高校声誉指数排名第 64 位(师范类院校排名第 8 位)。
3月初,知社学术圈联合 Scholarset基于研究总产出、研究总影响力、研究平均影响力和高影响力研究产出四个核心量化
指标,针对我国内地大学及科研院所研究影响力进行了排名,我校位列第131名,除去科研院所,在大学排名中,我校研究影
响力位列109位,以上两项排名均居于广西高校首位。
平台建设
学校被确定为广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技能提升工程项目获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立项。
“生物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师范生实践教学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获得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费建设项目 150 万的经费支持。
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机构改革
新成立了律师学院、健康管理学院、软件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和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了教育学部;对政治与行政学院名称进行变更并把部分专业与法学院整合成法学院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成立了基础教育管理与合作办公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园一卡通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公共用房管理科、教学信息技术科、网络信息科、易班发展中心;合并了学工部(处)和研工部、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校友总会秘书处;雁山校区建设办公室撤并到后勤基建处。
规模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从“十一五”末期的16679人增加到23330人,增增长率约为40%;硕士研究生从“十一五”末期的5061人增加到 5899人,增长率约为17%;博士研究生从“十一五”末期的69人增加到137人,增长率约为 98.6%。成人高等教育学员从2010年录取的6720人增加到2015年录取的10547人,增长率约为56.9%。
留学生人数稳步增长,生源国和教育层次进一步丰富。共接收来自70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8200多名,比“十一五”期间增长近 40%,其中,长期(6 个月以上)留学生4600多名。
学校目前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5 个本科专业,35 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同时,拥有 1 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 2011 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建设单位),1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 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回眸“十二五”新闻专题:http://news.gxnu.edu.cn/special.php?sid=32
作 者:策划 宣传部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