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我校坚持“四位一体”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日期: 2014-12-12

    我校坚持“经典诵读、文化体验、课程学习、公益实践”“四位一体”协同推进,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2014年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并于11月份入围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


   
在经典诵读上,我校坚持入学教育与日常学风建设相结合,部分学院做到新生与辅导员第一次见面会就齐声诵读《大学》,充分把握好入学教育的良好时机,随后融入每天的早读当中。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的同学在辅导员的带领下,从入学第一天开始一直每天坚持朗读到现在。文学院2014级新生坚持每天早上课前诵读《论语》10分钟已成为一种习惯。同时注重典礼文化体验,精心设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日升国旗仪式等全校性全体性的仪式,在典礼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怀。不少新生辅导员还在与新生第一次见面会上带领新生学习中华传统拱手礼,随后正式上课时,学生以此向老师行拜师礼,让尊师重道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注重中国传统节庆日文化活动的设计,中秋节为父母寄送感恩卡、重阳节看望孤寡老人、清明节重温英烈校友的故事……有些班级还开展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普及,使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润物无声;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活动的组织,积极举办大学生书画大赛、中华诗词吟唱比赛、茶道艺术沙龙、民族音乐鉴赏、京剧昆曲鉴赏等活动,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体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感知力。今年9月,我校联合广西、云南两省(自治区)、桂林河池邵通三市,近30所大中小学以万人传诵《论语》方式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穿汉服、听古琴、吟诵唱、一齐向孔子雕像行拱手礼和朗读《论语》,得到凤凰网、新华网、中新网等近20多家媒体的报道,把文化体验活动推向高潮。


    此外,
通过多钟形式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国学内涵;依托我校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论语译注》、《老子今读》《学庸论语》等国学书籍,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教材。依托国家文科基地举办国学培训班,文学院辅导员从2008年以来,利用工作之余一直坚持为学生举办国学培训,至今已举办了7期8个班,培养了近180名国学骨干。发动和组织在校大学生,尤其是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返回家乡所在地,通过“一对一”结对诵读,或举办乡村国学体验营的方式,陪伴孩子,尤其是家乡的留守儿童,一起读国学经典、一起温暖成长。自活动2013年3月启动以来,我校已有18个学院近3000名大学生参与了“小黑板计划”,返回家乡带领孩子读国学诵经典,并在30个乡村举办了国学夏令营,足迹涉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广西68个县,得到了中新社、新华网、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桂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2014年,小黑板计划在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学工部、宣传部和团委等部门的支持下陆续推出了“爱心晨读”、“国学经典亲子公益读书会”、“国学推广真情10元捐”、“国学爱心书包”、“《论语》经典名句小画架”等公益活动和公益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参与国学社会服务的平台,学生参与人数在不断的扩大。仅11月份“国学推广真情10元捐”活动就获得我校近2500名师生的捐赠。通过公益服务活动,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也培养了他们“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和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国学公益推广活动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血液当中,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


    作    者:学生工作部(处)
    发布单位: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