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广西文科中心“旅游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主持的“旅游富民——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旅游扶贫发展规划行动”社会服务行动工程项目团队成员,自2014年2月份开始,截止2014年6月30日,对钦州浦北县、灵山县、武鸣、巴马、资源、荔浦、玉林、贵港、上思、大新、东兰、兴安、昭平黄姚、贵州独山等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展开了深入系列大调查,并取得了一批重要调查研究成果。 据悉,本次密集系列大调查是继该团队于2013年12月中旬至2014年1月对湖南江华县、贵港亚计山、浦北五皇山等乡村旅游扶贫、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密集调查后的第二次大调查。
本次密集调查主要是为了摸清广西乡村旅游、民族旅游、中越边境旅游发展现状、红色旅游及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即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现状,为广西制定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相关政策及各级政府、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旅游富民、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和开创旅游扶贫新模式。广西文科中心社会服务行动工程项目“旅游富民——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旅游扶贫发展规划行动”团队成员,在广西文科中心及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的资助下,利用课余时间对少数民族地区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
该团队于2014年2月10日-11日对阳朔遇龙河、阳朔两江画院调查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验、模式;2月20日-23日对浦北县大朗书院、城市旅游建设以及灵山县大芦村古村落旅游进行了深入调查;2月27日-28日对桂林漓江景区竹江客运港、荔浦银子岩和丰鱼岩及银龙古寨乡村旅游进行调查;3月2日-3日对资源县资江—天门山、八角寨、车田苗寨进行民族旅游扶贫调查;3月7日-8日对巴马盘阳河坡月、达西、坡研等少数民族村寨养生旅游进行调查;3月16 日-17日对鹿寨香桥山、中渡古镇进行地质公园、古镇旅游调查;3月20日至4月2日在对临桂中庸乡、五通镇、临桂新区、宛田瑶族乡、四塘镇、六塘镇、会仙镇等临桂全县的重要旅游资源及项目点旅游产业用地、旅游产业发展及旅游项目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4月6日-8日对贵港港平天山林场、玉林南江镇岭塘村客家大围屋古村落进行生态旅游、古村落调查;4月8日对南宁中国—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南宁华侨农场)农业旅游、工业旅游进行调查;4月11日对融安县长安镇高泽村休闲农业旅游及星级农庄建设进行调查;4月12日-14日对贵州独山县麻尾镇商业旅游、独山县大学城旅游综合体以及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创建5A级景区进行调查;4月17日-27日对巴马水晶宫、巴马命河景区、东兰坡豪镇永乐村、东兰韦拔群故居的旅游扶贫富民模式、红色旅游进行调查;4月30日至5月2日对武鸣伊岭生态农业产业园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调查;5月14日至20日对宁明花山风景区、上思县十万大山森林公园、瑶族旅游点以及大新明仕田园边境旅游进行调查;5月21日对贵港覃塘区龙凤村壮族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园进行调查;5月28日-30日对兴安、资源、灌阳等桂北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6月12日对昭平县黄姚东潭岭森林、生态茶园等生态旅游进行调查;6月13日对临桂四塘镇陈宏谋故里横山村文化旅游进行调查。
本次密集大调查是响应党中央号召、踏实走群众路线的一次大行动,也是落实高校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大行动,调查旨在发挥我校团队作战优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2020年广西“两个全面建成”目标服务。
大调查期间,该团队专家以召开座谈会、访谈、个别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考察等方式展开调研,每次调查结束后,均以调查报告或建议书方式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委托调查的政府部门、企业和村委,体现了我校科研团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切实为民服务的治学精神。
经过本次密集的大调查,充分体现了该团队切实贯彻实施“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的校训宗旨,也锻炼了该团队“吃苦耐劳、不辞劳苦、不调查不科研、不调查不发言、无创意不生存”的团队精神。付出总是有回报的,经过本次密集大调查也为团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团队核心成员主持的国家民委课题于4月17日顺利结题并获得了良好鉴定结果,团队核心成员近段时间来连续获得了上述调查对象委托的各类旅游规划、旅游策划9项,旅游服务地方标准研究课题2项,红色旅游科研项目2项;并获得了1项国家社科课题,团队专家被广西区内外政府部门邀请讲学、评审各类规划15人次,并有一批旅游项目在洽谈意向中。
作 者: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发布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临桂调查现场
,浦北五皇山调查
,调查期间召开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