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新西南剧展”开幕 话剧《秋声赋》首演受热捧(图文)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日期: 2014-05-18

 

       为纪念“西南剧展”举办70周年,学校以“新西南剧展”为文化品牌,重排、重演抗战时期优秀剧目,着力打造以戏剧演出为载体的知识识记、历史感知和文化体验项目,弘扬坚忍不拔、奋勇向前的抗日救亡精神。
 

       5月16日晚,学校“新西南剧展”系列活动——纪念“西南剧展”70周年话剧展演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自治区政协常委常剑钧,我校党委书记王枬、党委副书记査丹明、副校长李传起出席了开幕式。自治区、桂林市委各相关领导以及艺术界嘉宾、师生代表等4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主持。人民网、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广西电视台、桂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到场采访报道。


       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王枬对各位领导嘉宾关注、支持和光临指导展演活动表示衷心感谢,并向为演出付出不懈努力的老师同学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她说:“大学是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摇篮,学生是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主力。今天,我们广西师大的学子以自己的独特感悟,亲身演绎这三部经典,既是为纪念西南剧展七十周年献礼,也是为了继承民族文化经典和优秀的戏剧传统。”王枬希望,以戏剧展演唤醒桂林文化城的戏剧魂,让戏剧的种子播撒在戏剧艺术沃土和戏剧人才摇篮的大学校园里,使大学戏剧的原创精神内化为中国戏剧未来的一股源头活水和青年学子奋发成才的一种人文力量。


        随后,自治区政协常委、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剧家、剧作家常剑钧致辞。他说道:“在戏剧美被严重忽略的今天,我感到广西师大师生们的努力尤其可贵。这将是广西校园戏剧的空前盛世,也为新时期的广西戏剧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今天呈现的新西南剧展,或许会被赋予许多新的意义,但对于我们这些参与其间的教师而言不过是我们教学科研的本分,西南剧展是我们现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同学们通过排演这些剧目体验经典文学,传承精英文化,营造高品质的大学风尚。”剧展总策划、文学院教授黄伟林说道,”这一文化工程显示出高等学校的文化自觉,现代大学以学术为引领,以教育为平台的戏剧文化建设,将为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新的思路。”
 
        随后, 副校长李传起宣布学校“新西南剧展”系列活动——纪念“西南剧展”70周年话剧展演活动正式开幕,话剧《秋声赋》也随之首演。


        我校“新西南剧展”系列活动将重现昔日桂林文化城的戏剧辉煌,为即将到来的抗战胜利70周年预热,这不仅能够彰显大学的文化担当和影响力,而且能够全面客观地再现中国抗战文化的全局,触摸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的深层肌理,实现学术的文化自觉。


       当晚,青年演员们将70年前田汉的话剧《秋声赋》搬上了舞台,青年演员们细致到位的演出、精致的服装以及逼真的舞台布景,无不引发在场嘉宾的阵阵喝彩。《秋声赋》是田汉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了在抗战年代以徐子羽、秦淑瑾、胡蓼红等人为中心的桂林人为自由、为祖国而奋斗的故事,蕴含着家庭之爱与祖国之爱,在1944年上映时期,曾经引发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时隔七十年之后重新演出,各角色一出场就仿佛把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抗战年代。

 

        随着剧情的发展,不少观众表示看到主人公伟大的革命情怀时红了眼眶。“秦淑瑾和胡蓼红在国难当头,搁置恩怨情仇,合力抗拒敌军,掩护孩子撤退。徐子羽在贫困与情愁之间仍能保持理性思维,坚持革命事业。他们的光辉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的郑玉柱感慨地说道。半年多的努力准备,两个多月的辛苦排练,该剧饰演男主角徐子羽的程鹏瑜说:“两个多月的辛苦努力与坚持,只希望得到大家认可,也希望以此来传承西南话剧的精神。”
 

      戏剧展演期间,5月17日晚,欧阳予倩的《旧家》也在漓江学院进行了公演,《桃花扇》将于5月23日在雁山校区公演,并受邀将在6月举办的2014广西新青年话剧暨大学生话剧节期间演出。


     “这次戏剧展演,既是缅怀激情燃烧的岁月,又是传承中华民族的风骨,我们可以在桂林旅游胜地打造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同时提炼中国大学的理想风尚。”“新西南剧展”发起者之一、导演、文学院刘铁群教授告诉记者。

     “新西南剧展”以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为基础,整合学校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多学科力量,立足桂林,放眼世界,是一个集学术引领、学科教学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育创新、文化创新项目。


      “我们重排、重演当年的剧目,不仅是缅怀那段壮怀激烈的岁月,更是要传承国难当头之际中国文人的风骨和担当,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增添一道独具品格的风景,为今日中国大学文化增添一道韵味独特的风尚。”“新西南剧展”总导演向丹表示。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研究室主任黄龙杰,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廖昆铭,广西艺术创作中心书记、剧作家、评论家裴志勇,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陈丽华,历史人物李任仁先生的后代、桂林市政协原副主席李世仁,历史人物李文钊的后代李美美和李姗姗,桂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齐俊斌,桂林师专校长义祥辉,桂林市政府副秘书长时曦,桂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阳行志,桂林文化局副局长余捷,桂林市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商辉,桂林市文联副主席张震,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树萍,桂林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演员李素华,桂林各高校宣传部长、团委书记和我校各学院、各单位负责人。
 

背景介绍:
 

         1944年初,由欧阳予倩、田汉、张家瑶、熊佛西、瞿白音、李文钊等全国知名文化人士组织,在桂林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戏剧活动,即“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从1944年2月15日开幕至5月19日结束,西南剧展历时三月有余,分为戏剧演出、戏剧资料展览和戏剧工作者大会三大部分。参加演出的团队有来自粤、桂、湘、赣四省的28个单位,共演出179场。演出剧目包括话剧23个、歌剧1个、评(京)剧29个、桂剧8个,此外还有少数民族歌舞、傀儡木偶、魔术、马戏等,观众达10多万人次。15天的戏剧资料展览,展出征集到的作家手稿、剧运史料、统计图表、舞台模型道具等1000余件。戏剧工作者大会为期16天,有500多名代表参加,会上有学术报告、经验介绍、专题研究31次,通过各类提案37个。

      西南剧展由蒋经国、李任仁等担任指导长,黄旭初、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等社会名流均担当展会要职。西南剧展不但开展了戏剧演出展览活动,以戏剧点燃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并且通过了《戏剧工作者公约》和大会《宣言》,轰动全国。当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黎明前最艰难的时候,上千名戏剧人在桂林上演了持续近百天的文化大戏,实现了中国戏剧人战争年代的文化担当。


    作    者:宣传部 杨凯 大学生通讯社 廖凯 赖晓雯 莫一清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学校“新西南剧展”系列活动——纪念“西南剧展”70周年话剧展演活动开幕式现场

学校“新西南剧展”系列活动——纪念“西南剧展”70周年话剧展演活动开幕式现场

,

自治区政协常委、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剧家、剧作家常剑钧致辞

自治区政协常委、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剧家、剧作家常剑钧致辞

,

校党委书                    </div></div> </div>
        </div></div>
      </div>
      
      
      
      <div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