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蓝研究员到我校讲学(图文)
发送部门:人员机构  发布日期: 2014-05-12

       5月9日下午,应广西文科中心“广西语言研究团队”和文学院之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副会长李蓝研究员莅临我校雁山校区,作了题为“方言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学术报告。广西文科中心“广西语言研究团队”全体成员,我校文学院、漓江学院等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李蓝先生以贵州毕节方言为例,剖析了毕节方言文白异读的形成过程:来自四川方言的官话音上浮为文读音,占据规则对应的位置,成为系统性的、规则的读音,覆盖整个音系;湘赣方言的读音下沉为白读音,只保留在特定词语中,成为不规则读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像毕节方言这种类型的语言演变情况在汉语方言中不是个案和孤例,中国最重要的方言——北京话就可以印证这个结论。李蓝先生认为,现代北京话的文读音是山东方言的读音,而白读音是河北方言的读音,北京话是明清两代河北和山东移民在东北混合以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性方言。由此得出结论:现代汉语方言中文白异读的形成模式,除了学界已达成共识的相互借用、权威方言的影响、强势外来语覆盖等三种模式外,方言混合也是一种重要的形成模式。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为文白异读现象的阐释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报告会上,李蓝先生还向“广西语言研究团队”赠送并演示了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方言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它的问世为方言田野调查、方言数据库建设、大规模方言比较研究等带来了研究手段与方法上的重大突破。


       本次报告会使与会师生从一个侧面了解了汉语方言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大家纷纷表示李蓝先生的讲座学术观点新颖、论证有力、令人信服,所提供的汉语方言自动处理系统更是为“广西语言研究团队”开展广西粤语和广西客家方言的大规模调查与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作    者:广西文科中心 “广西语言研究团队”
    发布单位:广西文科中心

李蓝先生作报告

李蓝先生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