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关于组织参加第三届广西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的通知
发送部门:科学技术处人员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7-23

各学院(部)

现将《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举办第三届广西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的通知》(桂科协传发〔20258号)转发给你们,为积极响应赛事要求,鼓励我校师生参与科普创作,提升科普传播能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科技赋能时代 科普点亮民生

二、活动时间

20257—12

三、参赛对象

科普作家、媒体编辑记者、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媒体从业者、美术设计从业者、科普创作爱好者、高等院校学生等。

、参赛作品类别

参赛项目包含科普作品、新媒体科普作品、科普微视频作品等三类。

(一)科普作品

参赛作品包括科普小品文、科普小说(科普童话、科普故事、科幻小说等)、科普报道、评论性文章等。作品要以文字表述为主,在具有科普特质的前提下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可配原创插图、图片等辅助创作。参赛作品字数不超过3000字。

(二)新媒体科普作品

参赛作品包括创意海报、插画、图解、H5等新媒体科普作品。作品要展示科学知识,阐述科学原理,介绍与科学相关的内容。要求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要点突出、形式新颖、设计美观,有较强的传播价值。分辨率不低于72dpiH5页面不低于5P。作品统一采用JPG格式。

(三)科普微视频作品

参赛作品为科普类短视频、动画、公益广告等,要展示科学知识,阐述科学原理,介绍与科学相关的内容。短视频可通过PC、手机、相机、DV等设备终端摄录,要求画面质量优,构图合理,字幕及配乐得当,可供后续传播使用,为MOVMP4等格式,单个视频大小不超过200M,高清视频为宜。短视频、动画时长不超过3分钟,公益广告不超过1分钟。

、大赛相关要求

一)作品内容

1.参赛作品要求为202411日之后公开发布或新创作未公开发布的(曾获得广西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奖的除外)。要求参赛作品适合网络传播,符合网民阅读习惯。已在网络发布的,应提供网址链接。

2.参赛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围绕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专业领域,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等地域特色,科技热点、科技人物等宣传报道,开展科普作品创作。

3.参赛作品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围绕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繁荣科普创作,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内容紧扣主题,凸显正能量,体现一定创新性、启发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不可夹杂关于商品、平台等商业宣传推广内容。鼓励采用地方特色、地方方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

二)原创说明

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或者团队原创,无知识产权争议,且未参加过往届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若参赛作品有侵权、抄袭行为,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科普微视频主创人员原则上每件不超过5人,超过5人的按集体申报,其他三类作品主创人员原则上每件不超过3人,超过3人的按集体申报。

三)版权归属

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原创者所有,主办、承办单位可将其用于非营利性公益活动,并拥有参赛作品的展览、出版、宣传、收藏等,以及用于电视、网络、平面或广播媒体等展示的权利,不另付稿酬。

六、参赛方式及流程

报名渠道

参赛者可登录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网、南方科技网,或关注广西科协”“大众科普”“广西科普作家协会微信公众号,了解大赛最新动态,并于2025102018:00前,在大赛报名平台(微信小程序:广西科学传播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网络科普作品)上按要求提交相关作品资料。作品附件备注格式为:作品名称+参评项目+主创人员(或单位)。参赛作品数量不限,如有多个参赛作品请自行排序。

)校内流程

各学院(部)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师生参赛,于1015日前完成作品初审,并将推荐网络科普作品汇总清单(附件2)发送至科技处邮箱备案。

未尽事宜,请联系科技处杨虎,联系电话:19144353387,电子邮箱:kjc@mailbox.gxnu.edu.cn

 

附件:1.自治区科协 自治区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举办第三届广西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的通知桂科协传发〔20258

2.推荐网络科普作品汇总清单

 

 

 

科学技术处

2025723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