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坚持五个“必由之路”、做到“三个务必”,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劳动教育,在参与实践中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提升综合素质。经研究,我校决定在2023年继续开展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时间
2023年1月至2月
三、活动形式
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学校不统一组织立项开展,个人可根据“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总原则,在生源地、户籍地或本人寒假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活动务必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
四、活动内容
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重点聚焦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等社会热点,全校学生以个体形式返回家乡,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学院(部)推荐、专家评选等环节遴选出优秀作品汇编成册。
(一)参考选题
1.砥砺深耕强本领,履践致远跟党走
围绕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读宣讲、党史学习与资料整理、文艺作品创作、重走红色发展路等实践活动,依托团区委“万名大学生领读二十大报告”活动,积极与社区结对,鼓励学生到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领读活动,原原本本学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使命。
2.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新征程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八桂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社会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体验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广西的发展变化,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3.兼顾城乡齐发展,奋楫笃行助振兴
鼓励广大青年深入农村,开展农村教育,推进农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农副产品开发销售、农村旅游现状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以“科技、文化、创新”为载体,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产业兴农、教育兴农、人才兴农、旅游兴农等方面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和服务项目,推动地方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为解决好“三农问题”贡献青春智慧。
4.启万里红色征程,思今朝使命担当
为切实做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争先领跑的奋进者。以历史博物馆、红色旅游景区、红色读物等为载体,以资料查找、问卷调查、群众走访、短视频制作等形式,走近革命发生地和历史亲历者,回顾党的创建发展史、革命斗争史、社会建设史,追寻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服务发展大局。
5.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我践行
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组织内地新疆籍、西藏籍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内地大学生到新疆、西藏等地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现状,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扎根基层担使命,乡土情怀展初心
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成长成才,培养青年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各地团委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创青春”公众号,获取更多“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讯息,积极报名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为青年办实事”工作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引导返乡学子广泛参与基层治理、“青年安全生产技能提升行动”、“社区青春行动”等重点工作。
7.励教兴邦风正劲,不忘师恩勇前行
深入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发挥我校教书育人特色特长,发扬我校“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和我校“弘文励教,至臻至善”的独秀精神,以相关群体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支教服务、素质拓展、体育健康、兴趣辅导、安全自护、科学普及、心理援助、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和以思想品德、劳动教育、医疗知识、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为主题的课程教学。深入开展“感谢师恩”回访恩师活动,搭建中小学与大学的交流互动平台,为教育工作贡献独秀青年的力量。
8.探索文化新活力,守正创新铸辉煌
鼓励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所学知识,运用现当代技术,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的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凝练出来、展现出来。主动承担传承与延续文脉的使命,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9.科普点亮千万家,法治道路促和谐
鼓励独秀青年深入农村乡镇、街道、学校等基层一线,以开展科普小讲堂、调查走访、社会调查研究、科普讲座、见习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利用社区活动室,城市公园等地,向群众发放法律知识读本;开展征文、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制作短视频、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制作公益广告等,来增强社区人民对法律的了解,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居民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以青年之行,助力家乡法治建设,进而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大众创业助发展,万众创新展宏图
鼓励青年学子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科创类竞赛项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同专业相融合,为解决社会难题贡献青年才智。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二)申报指引
1.要求围绕活动主题和参考选题,提出调研问题,选定调研对象,设计调研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切实体现新时代青年在投身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伟大实践中的真实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要求调研报告观点明确,调查科学,分析全面,逻辑严密,数据可靠,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符合格式规范(附件8)。
3.每项调研报告作者不得超过3人,作者为多人的需标注排名,超出人数的不纳入调研报告署名、表彰范围。每项调研报告指导教师仅限1人。
(三)遴选规则
1.规范性:紧密结合活动主题和参考选题;调查对象明确、方法科学;报告撰写符合规范,标题及摘要准确、精练;正文要包括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政策建议等;逻辑性强,数据可靠,结论明确。
2.实践性: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观点、方法认识社会,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五、活动步骤
(一)活动培训阶段
1.集体培训:各学院(部)团委、各校级学生组织围绕社会实践整体工作安排、实践素材搜集整理、实践宣传报道、实践安全教育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
2.优秀团队经验交流:各学院(部)、各实践团队积极联系上一学年寒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开展实践经验分享。
(二)活动实施阶段
1.实践过程中,注意做好素材的搜集、信息的处理、影像资料的留存、图文宣传等工作,注重宣传立体化,注重实践实效的同时,扩大宣传,扩大实践影响力。
2.鼓励各单位充分结合实践主题要求及具体实践情况,配备教师对实践开展指导。
3.各单位要严格执行社会实践“安全零报告”制度,学院(部)团委书记、组织指导老师是各单位寒假实践的第一责任人,如遇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
(三)总结表彰阶段
校团委对各单位推荐的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个人等进行评审表彰,各单位结合实践成效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对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六、有关要求
(一)突出实践育人。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投身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重要途径。各级“青马工程”学员、学生骨干要做好表率,积极参与活动。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和教育实效。
(二)发挥专业优势。各学院(部)要组织动员专业教师参加到实践活动中来,用专业知识和能力指导广大学生围绕主题返乡开展调研,在实践中寻找到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的金点子。要组织动员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升金点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一批体现时代特色、师大特色、专业特色的实践项目。
(三)注重宣传推广。各学院(部)要注重活动的宣传推广,深入挖掘金点子、好做法,选树活动优秀典型,通过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校内外各类媒体渠道和主题团日、社团活动、总结分享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优秀个人和先进经验做法,扩大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切实提高我校社会实践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四)参与专栏互动。各学院(部)要及时收集学生返回家乡实地调研的图片视频、实践故事、经验体会、所得所获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可包含文字、组图或视频,题材不限。开展专题报道,并及时通过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展示。
(五)确保活动安全。各学院(部)要严格按照安全工作的要求,对返乡学生做好安全培训,重点加强防交通、防触电、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预见安全风险及防范事故发生的能力。要加强对活动从启动、实践到总结的全过程指导把关,参与学生在调研中要及时向家长、指导教师报备所在位置和安全情况,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六)及时总结上报。寒假结束后,各学院(部)要及时对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组织开展“寒假归来话实践”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积极上报实践成果。学校将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集体、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各学院(部)团委做好本单位的优秀组织、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个人等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各学院(部)团委限报1-2支优秀团队、10篇调研报告参与校级评选;鼓励各学院(部)开展院级优秀团队、调研报告的评选工作。
各学院(部)需于2023年3月10日下午5点前,以学院(部)为单位将本单位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情况统计表》(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申报表》(附件2)、《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申报表》 (附件3)(优秀团队申报需附上调研报告、照片、视频及宣传材料)、《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推荐汇总表》(附件4)、《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汇总表》(附件5) 、《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附件6)、《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汇总表》(附件7)(调研报告的查重报告重复率不得超过15%、调研照片、视频及宣传材料)报送校团委。
电子版材料请发送至:邮箱xtw_xssjb@163.com
纸质版材料请交至:
王城、育才校区:育才校区校团委301办公室(原档案馆三楼)
雁山校区:雁山校区行政楼北楼253办公室
未尽事宜,请与校团委联系。
联系负责人: 程老师,0773-3698502
杨同学,19507736479
附件:
1.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情况
统计表
2.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
申报表
3.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申报表
4.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推荐汇总表
5.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
报汇总表
6.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推荐汇
总表
7.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汇总表
8.调研报告格式规范
9.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比学院(部)
评比名额分配表
校团委
2023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