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暨独秀大讲坛“桂学与广西文化”系列讲座之一:“桂学研究”的意义与学术构成

时间:2014-11-05浏览:0

 

一、主题:“桂学研究”的意义与学术构成

二、主讲人:胡大雷

三、时间和地点:

    第一场

      间:2014118(星期六)19:3021:30

      点:雁山校区大学生学术报告厅(雁山校区二区219教室)

    第二场

      间:2014119(星期天)19:3021:30

      点:育才校区大学生学术报告厅

四、内容提要:

所谓“桂学研究”,既是对人、民族、学术、文化所构成的、以广西地域为核心的历史与现实的一种系统知识学问、学说的总和的研究,又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研究。桂学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桂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多集中在关于桂学范畴的含义及其内涵与外延的讨论,关于桂学的学源、学缘、学统的讨论,以及对于历史上若干重大事件的讨论。桂学研究的重心在于桂学特质、桂学发展规律、桂学之源的探讨以及对诸重大事件与“桂学之用”途径的探讨。桂学研究的总体问题,为桂学是什么、桂学有什么、桂学能什么。桂学研究的五大构成,为桂学之学、桂学之流、桂学之本、桂学之魂、桂学之用。桂学研究的独特视角为区域性视角与民族视角。作为新型地域之学的桂学研究的宗旨是“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五、主讲人简介:

1982年获宁夏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河北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获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聘为“桂学研究”岗广西特聘专家2013年被聘为广西终身教授。曾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三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现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桂学研究”。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教务处  校团委

 2014115